紫邊控制
鏡頭設有三片低色散鏡片,相信紫邊控制效果會很不錯,以下就跟大家一起看看:
▲11mm 100% 裁剪
▲20mm 100% 裁剪
大家可能覺得奇怪,為何前面變形控制筆者會分別展示鏡頭糾正開和關給大家看,但在紫邊控制這方面又沒有呢?理由十分簡單,就是即使把機身的鏡頭糾正功能關閉,出來的相片亦完全沒紫邊的問題出現,這方面此鏡的確做令人非常滿意。
解像力測試
一支鏡頭的重點當然是落在解像力方面,以下就一起來看看:
![]() |
![]() |
▲ 11mm @ f/2.8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11mm @ f/4.0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
![]() |
▲ 11mm @ f/5.6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11mm @ f/8.0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
![]() |
▲ 11mm @ f/11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11mm @ f/16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
![]() |
▲ 11mm @ f/2.8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11mm @ f/4.0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
![]() |
▲ 11mm @ f/5.6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11mm @ f/8.0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
![]() |
▲ 11mm @ f/11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11mm @ f/16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
![]() |
▲ 20mm @ f/2.8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20mm @ f/4.0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
![]() |
▲ 20mm @ f/5.6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20mm @ f/8.0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
![]() |
▲ 20mm @ f/11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20mm @ f/16 中間部份 100% 裁剪 |
![]() |
![]() |
▲ 20mm @ f/2.8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20mm @ f/4.0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
![]() |
▲ 20mm @ f/5.6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20mm @ f/8.0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
![]() |
▲ 20mm @ f/11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 20mm @ f/16 左下角部份 100% 裁剪 |
由以上可以見到,鏡頭在 11mm 時中間部份表現較為平均,尤其在 f/4.0 至 f/8.0,銳利度更高。至於邊角位置效果只屬一般,但以如此廣角的鏡頭來說算是不錯。而當鏡頭變焦至最遠的 20mm 時,中間部份解像力更高,即使開盡 f/2.8 最大光圈,影像仍十分仔細。只是當收細至 f/11 或更細,仔細度會有點下降。至於邊角位置,表現屬不過不失,但會較 11mm 時好,而在各個光圈時的表現都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