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低價開售有原因?Sigma 150-600mm DG DN | Sports 評測

文、攝︰stranger

超遠攝變焦鏡頭近年愈來愈受業餘生態攝影愛好者歡迎,當中 Sigma、Tamron 的 150-600mm 可謂當中的表表者。最近 Sigma 終於為 E-mount 及 L-mount 推出無反皇牌長砲 150-600mm DG DN|Sports,標榜更高畫質、比單反 Sport 版更輕量化的鏡身及更便宜的定價,喜愛生態拍攝的無反用家必定要留意!

Dual Action Zoom - 將伸縮變焦變優點?

一般來說,焦距達到 600mm 的鏡頭算是進入高階生態、雀鳥攝影的門檻。以往小編對一些標榜輕量化又提供變焦的超遠攝鏡頭有所保留,總覺得畫質跟定焦長鏡頭有很大距離。但 Sigma 早幾年推出的 150-600mm f/5-6.3 DG OS HSM | Sport 單反鏡就一改大家對 600mm 超遠攝變焦鏡的印象,在鏡身操控、對焦表現及光學質素方面都有亮麗的表現。不過稍高的定價及重量就令一些用家卻步,轉為入手較平民化、較輕巧的 Contemporary 版本。


▲ 鏡頭由單反版本的 2,860g 減磅至 2,100g,輕便程度大大增加。


▲ 鏡頭在遠攝端時會伸長。

今次 Sigma 推出的無反版 150-600mm DG DN OS | Sports,重量由 2,860g 降至 2,100g,雖然不至於身輕如燕,但已令這支長鏡的輕便程度更貼近以往單反 Comtemporary 版。鏡身用上鎂合金及具有 Thermally Stable Composite 特性的聚碳酸酯製造,熱傳導效率約等於鋁金屬,熱穩定性較高,能夠避免鏡筒內的 FLD 螢石級特低色散鏡片受到冷縮熱脹影響,而且亦有助鏡頭的輕量化。實際上手的感覺不算太膠,造工相當紮實,加上鏡頭在日本製造,仍可貫徹 Sigma Sports 系列鏡頭的風格。鏡頭亦採用防塵防水滴設計,令攝影師可放心在戶外使用。


▲ 鏡頭仍然是 made in Japan。


▲ 鏡頭附有專業長炮款式的遮光罩,使用旋鈕固定而非用路軌卡實,裝上這類大型的遮光罩時就不會意外鬆脫。


▲ 收納時可將遮光罩反向安裝縮短長度,並且附有專用的前鏡套保護前玉及遮光罩。


▲ 隨鏡亦附有 95mm 鏡頭蓋,濾鏡直徑比單反版的 105mm 小一點。

Sigma 150-600mm DG DN OS | Sports 一如以往採用伸縮變焦設計,但就加入了 Dual Action Zoom 功能,當大家將鏡頭的變焦扭力設定為 S (Smooth) 時,鏡頭的變焦阻力會大幅減少,大家就可以直接推拉鏡頭變焦,方便快速轉換焦距構圖,但也可以用回變焦環變焦。不過當大家將鏡頭的變焦扭力設定為 T (Tight) 時,鏡頭的變焦阻力會回復正常,這時大家只能用變焦環變焦,但就不怕鏡頭會因水平改變而意外伸縮。


▲ 鏡頭的變焦扭力可設定為 S (Smooth) 或 T (Tight),而 L 即是鎖定在廣角端,不像單反版可以鎖定在幾個不同的焦距。


▲ 600mm、f/6.3、1/2000s、ISO 1000 (經剪裁及 Lightroom 調整光暗)
在北角碼頭附近拍攝雀鳥捕魚的畫面,以 600mm 配全片幅 A7 III 拍攝還需要作少許剪裁,可見 600mm 拍生態只是基本條件。以 A7 III 配此鏡拍攝飛鳥捕魚,以小編這類非鳥攝愛好者來說,雖然非百發百中,但成功率算是不俗。因為背光的關係,對焦有時會被背景較亮的水波干擾,對焦有丁點偏離令鳥兒不夠 sharp,如果配合較高階的 A9 系列或許能夠將追焦成功率進一步提升。

非內變焦的伸縮設計,很多時都會被視為這類長鏡的缺點,但 Sigma 為這支鏡的伸縮變焦加添了 Dual Action Zoom 功能,可說是將缺點變成優點的聰明做法。轉個角度想想,伸縮變焦即是可以在廣角端時維持在一個較短身的狀態,令收納更為方便,這點跟內變焦的 Sony 200-600mm G 鏡比較時就變得明顯。只是鏡頭伸長後重心也會稍為移前,手持拍攝太久會令托住鏡頭的左手容易疲累。此外,鏡頭附設一個較短身的鎂合金腳架座,如果大家習慣使用一些能自動平衡的攝錄雲台的話,就可能需要換上一個較長的腳架座,這就可以將鏡頭盡量移後,用來平衡鏡頭伸長後的重心前移。


▲ 鏡頭提供的鎂合金腳架座已有 Arca Swiss 設計,可不用裝快拆板直接裝上雲台。使用六角匙可拆下及更換長身腳架座,拆下腳架座後仍會有一個單腳架螺絲孔提供。


▲ 腳架環每轉動 90° 會有「click」提示,於橫度、直度拍攝互換時相當方便。


▲ 600mm、f/6.3、1/320s、ISO 400 (JPEG 直出)
在香港公園不時見到手持長鏡拍攝的師兄,但有 600mm 在手就可以將目光放遠一點。在湖中遠處的樹上發現這大鳥休息,用 600mm 就可輕易捕捉。即使遠攝端光圈不大,好在最大光圈亦有非常出色的成像質素,雀鳥的羽毛甚至喙部的花痕都可清楚展現,光位也沒有色散現象,此鏡應可有力配合更高像素的相機使用。

比 Sony 200-600mm G 有何優劣?

Sigma 150-600mm DG DN OS | Sports 比單反版本輕量化,又標榜有更佳的成像質素,但 HK$11,300 的定價反而比單反版初初公佈時下調約 40%,不說也知道是衝著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而來。但現在情況是 Sony 200-600mm G 定價也只是 HK$12,990,而且口碑甚佳,Sigma 150-600mm DG DN OS | Sports 相比之下又有甚麼優勢?


▲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可說是此鏡的最大勁敵。

優於 Sony 200-600mm G 之處︰

  • 廣角端短 50mm
  • 日本製造 (Sony 為中國製)
  • 微距能力較佳
  • 廣角端時鏡身較短
  • 可以直接推拉變焦
  • 遮光罩設計較為專業

不及 Sony 200-600mm G 之處︰

  • 不是內變焦
  • 定價跟原廠不差太遠
  • 腳架底座不太方便拆除
  • 機身配合程度不及 Sony 200-600mm 般有保證

小編不是鳥攝發燒友,假如買一支 600mm 變焦長炮也會常用在鳥攝以外的其他用途,例如運動、昆蟲甚至街拍,所以鏡頭的便攜性也是小編的重要考濾。今次試用 Sigma 150-600mm DG DN OS | Sports,小編發現只要鏡頭及機身分開的話,原來可以剛好一口氣放在 Lowepro Fastpack BP 250 AW II 這個輕便型攝影背囊的下層間隔內,上層還可以放其他雜物,帶住長鏡也可以輕鬆遊走野外及城市。相反如果帶 Sony 200-600mm G 鏡的話,就可能要帶一個較為專業的攝影背囊了。


Lowepro Fastpack BP 250 AW II 輕便型攝影背囊都裝得落!


▲ 600mm、f/6.3、1/500s、ISO 400 (JPEG 直出)
其實小編相當喜愛用超遠攝鏡頭街拍,可以在不干擾主體下拍到有趣的畫面,完全沒有壓力。

下一頁︰更詳細畫質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7 小時前
Tamron 在 2022 年尾發表 50-400mm F4.5-6.3 Di III VC VXD,8x 變焦範圍涵蓋標準至超遠攝焦距,在廣角端亦有高達 0.5x 放大率,是一支相當全面的全...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Asus 將於 6 月 3 日公佈新一代手提遊戲機 ROG Ally X,不過剛剛被台灣的購物網 MOMO 將產品資訊及定價曝光,令大家可以率先看看被提早的發佈會。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早前傳聞指 Leica 會在 5 月推出 M11-D,不過最新消息稱 Leica 已經將新機的發表日期延至 6 月。而傳聞網今日流出擬似 M11-D 的規格,由於有關資料... (繼續閱讀)
1 日前
每當提到副廠鏡,用家總會想起原廠的對應產品,想知道「平左幾多?畫質相差幾遠?」Sigma 最新推出的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 很明顯就是對應... (繼續閱讀)
1 日前
有點意想不到這麼快就來香港!說的是全新 smart #3 正式在港上市,而且更是 Brabus 版先行。代理還在大圍圍方商場開設 Pop-up 專店辦發布會和首展。 (繼續閱讀)
1 日前
說到中幅很多朋友都會趨之若鶩,但畢竟價錢也是較高,可能很多朋友都以為自己只有遠觀。店長就是知道有很多一直想升級中幅機的朋友,為大家推出這... (繼續閱讀)
2 日前
S.H.Figuarts 涉獵廣泛,除了動漫作品,仲有電影角色。新作是 C-3PO 及 R2-D2 兩隻星戰孖寶,每隻幾百蚊有找,質素卻媲美 12 吋 Figure... (繼續閱讀)
2 日前
名不見經傳的 Kodak PixPro FZ55,在 4 月份的日本 BCN+R 銷售排行榜竟然問鼎第一位,佔市場份額高達 10%!同廠另外兩款輕便型 DC 包括 PixPro FZ4... (繼續閱讀)
2 日前
外界一直認為電動車的興起會加快燃油車沒落的速度。可是時至今日,我們開始看見情況出現變化,電動車強勁的需求看來只在中國大陸發生,其他國家的發... (繼續閱讀)
2 日前
之前傳聞網一直指 Sony 在這幾個月內推出的是 ZV-E10 II 這部入門級 Vlogger 相機,但後來又指該機會延期至 8 月!不過最新又有其他「消息」,甚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