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試駕】高性能配備,50 萬有找!Polestar 2 評測

文、攝:Vincent


▲Volvo 子品牌 Polestar 2 是純電車型,接近兩年終於來港開售。

由 Volvo 獨立出來的電動車品牌 Polestar(極星)於 2019 年年尾推出「Polestar 2」,成為了少數擁有「北歐血統」的電動車!而經過兩年努力,這個新品牌的新車於來到香港開賣!

Polestar 作為新牌子,銷量當然沒法與 Tesla 作比較,不過這部入門版不需 40 萬港元,高配版也只是 50 萬港元有找的 Polestar 2 有甚麼吸引力,令到一眾外國車媒又愛又恨,亦能在電車界別之中跑出人氣?等小編帶大家一齊看看!


▲點陣式 LED 頭燈,84 個光源可分區調節。


▲橫條式尾燈具備 288 顆 LED。

大家可能對 Polestar 這個品牌比較陌生,但他們其實早在 1996 年已經成立,直到 2006 年,Polestar Racing 將總部遷移到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並開始投入賽車部件開發工作,並同時與 Volvo一起參與瑞典當地的汽車職業學校的學生訓練課程中。在 2007 年,Polestar Racing 進一步參與 Volvo 的「Lean Methods」計劃,為 Volvo 的經銷商進行教育訓練之外,還為 Volvo 研發高性能的賽車套件,情況就有如 M-Benz 的 AMG、BMW 的 M Department。但在 2015 年被收購後,Polestar 則由原本賽車隊變成富豪高性能副線,再到現在成為高性能電車獨立品牌!所以,有不少外國車媒都對 Polestar 品牌的產品充滿期待,無他,賽車銜頭掛帥吧!

事隔兩年,Polestar 2 才來到香港開賣,的確遲了一點,但廠方也有回應,就是一口氣推出三個版本,而且加快了交車時間,都算誠意搭夠!來到香港,Polestar 2 分別有「Standard Range Single Motor」、「Long Range Single Motorzxce,以及今次試駕的「Long Range Dual Motor」,車價由 35 萬至 50 萬港元起,至於「Long Range Dual Motor」(長續航、雙摩打)車價約 HK$499,500。

方正外型、定位介乎房車、SUV

Polestar 2 與 Volvo XC40 Recharge 用上同一個「CMA」底盤,屬於小車種類,不過內外風格就截然不同!在外觀設計上,Polestar 2 比較方正,相比 Tesla 電動車的圓潤,Polestar 2 更有跑車風格。Polestar 2 車身尺寸為 4,606 x 1,859 x 1,479mm,軸距則為 2,735mm。若根據它的車身尺寸而介定車類的話,Polestar 2 的情況就有點尷尷尬。它比房車大、卻比 SUV 小,就是介乎兩者之間,不過廠方就將它定義為「Performance Fastback」,名義上就是「斜背」房車。


▲包含後視鏡,車長 4606mm (長) x 1985mm (寬) x 1479mm (高),軸距 2735mm。


▲Performance Pack 包括 Ohlins 避震、Brembo 制動,以及 20 吋輪圈。


▲Polestar 2 的車頭有 41L 的載物空間。

相比 Tesla Model 3、Model Y,小編會更愛 Polestar 2 的外觀設計,除了⻣線更重、凌角分明之外,前後輪拱位置都更大,而試駕的「Long Range Dual Motor」更配備 20 吋大輪圈、8 幅式設計,造型充滿力量感。

在車前位置,Polestar 2 的頭燈同樣用上 Volvo「雷神之鎚」的設計,車尾尾燈就是「C」字型設計,「斜背」上邊再加上「鴨尾」,斯文得來又有點運動味道。不過車頂的隔熱玻璃天幕就只有中階以及高階版本才有,高採光都有助提升空間感。都是那句,Polestar 2 造型介乎房車與 SUV 之間,有可能未被大多數人接受。

 

Google 整合 支援安裝實用軟件

車廂之內,Polestar 2 造型簡潔,像波掍擋、旋鈕等細節處理都很用心。大面積的中控台飾板就用上全新的環保物料,感覺有點樸素實在。所以,如果想追求「豪華」質感的話,Polestar 2 就可能不是你杯茶了!

不過 Polestar 2 都有點扣分位置,主要在空間的表現上。作為小型 SUV,它的軸距只有 2,735mm,在實際體驗之下,前排空間還算寬敞,除了中控台部分有點擋腳,但後排空間卻實在太小。小編身高約 173cm,坐進後排後,頭部已經差不多沒有空間,腿部前方約有 3 至 4 手指剩餘空間。如果偏胖的男士相信會相當辛苦!另外,Polestar 2 的載物空間就分佈於車的前後位置,車頭有 41L,車尾尾箱就有 405L、摺合後排座位可提升至 1,095L 載物容量。


▲全車座椅採用 Weavetech 環保物料,另設有 12.3 吋液晶儀表板與 11 吋直向中控螢幕。


盤不會太輕、路感充足。


▲前座座椅有記憶功能。


▲中階以及高階車款內置了手機無線充電板。


▲手枕位置儲物位偏少,打開就只見兩個水杯架。


▲波棍以推拉式控制,簡單直接。


▲車尾尾箱就有 405L 容量、摺合後排座位可提升至 1,095L 載物容量。

跟 XC40 Recharge 相似,Polestar 2 的車載系統支援了 Google 部份功能,亦可下載一些 Google 應用,就好像地圖、Spotify 音樂平台等等,雖然應用並不是很多,但日常用到的、實用的都已經足夠。除此之外,Google 系統亦支援語音操作,簡單如調較空調、播放音樂、尋找路線等等,都可以透過語音操作,方便司機使用。不過暫時就只支援英文,相信基本用語都不成問題。


▲Android 車載系統 (Android Automotive OS),香港版支援 Google 應用。


▲Polestar 2 內置 360 度後泊鏡頭。

高配性價比高 名牌「補品」預載

上文提過,Polestar 2 一共有三個動力版本,今次測試的是長續航雙摩打版,它的最大馬力為 408 匹、峰值扭力 660Nm,官方給出破百公里加速時間是 4.7s。電池容量就有 78kWh,最大續航以「WLTP」標準可以來到 480 公里。試駕的「Long Range Dual Motor」亦都配備了「Performance Pack」,所以比其餘的兩個版本還多出了 Ohlins 避震、Brembo 制動,以及 20 吋輪圈。高配版包含了高性能套件,舒適性當然就沒有那麼極致,不過運動性就反而有所提升,玩味更高!

電動車最常見的問題是油門太敏感、煞掣不線性。不過試駕過 Polestar 2 後,發現這些問題統統都沒有,而且上手沒有甚麼難度。雖然 Polestar 2 與 XC40 Recharge 用上同一底盤,但坐進駕駛艙之後,感覺大不同!未計算駕乘感,其坐姿、視野都比 XC40 Recharge 低和窄,對於一直駕駛 SUV 的朋友就要一點時間去適應。

試駕當日正下大雨,行駛一些山路與顛簸路段,明顯地「Long Range Dual Motor」版所用的 Ohlins 避震設定偏硬,難免會有跳動情況出現,不過在過彎位置就顯得紮實穩陣,就算雨天都給予信心,感覺得足夠的爪地能力。如果追求舒適性,小編會建議選購中階的「Long Range Single Motor」版本。而 Brembo 四遮制動反應以及制動力都合乎預期,想收就收。順帶一提,Polestar 2 作為電車,當然都有預載「動力回收」系統,而它分別有三個階段,若果將「動力回收」調較至最大,當適應了行車之後都可以當作制動使用,但若然想貼近一些汽油車的駕駛感受的話,便要將「動力回收」調較至最小。

總結:

Polestar 2 是坊間少有的北歐電動車品牌,無論外形、車廂佈局都跟美式車有明顯分別,辨識度相當高。以接近 50 萬元的車價而言,比 Tesla Model 3 略貴,但比 Model Y 就不相伯仲。在小編而言會偏向於運動外觀的 Polestar 2。作為「Performance Pack」,Polestar 2 選配備了 Ohlins 避震、Brembo 制動,價錢相若,但配件更趨向運動化,已經免卻了改裝問題,你又覺得如何?

 

Polestar 2詳細規格

售價:
「Standard Range Single Motor」:HK$380,000
Long Range Single Motor」:HK$440,000
Long Range Dual Motor」:HK$499,500

查詢:2927 3388(維信汽車)

你對自己的愛駒有甚麼評價?而準備買車的你是否想知多一點心儀座駕的優劣?不妨在本網的汽車資料館內揀選心水的汽車型號,發表或瀏覽用家心得,說不定可以因此結識到志同道合的「車友」!
https://www.dcfever.com/cars/userreviews.php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買新相機、新鏡頭開箱一刻,本應充滿期待,不過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攝影師 Viktoryia Shkel,她的開箱歷經卻十分「奇幻」,尤如「來回地獄又折返人...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Toyota 曾透露他們正著手研發一款車型較細,且車價平民向的 Pickup 車型,之後外界普遍推測這款新車會以 RAV4 為基礎而成,因為更適合市區環境使用...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隨著智慧型手機攝影科技的躍升,正徹底改寫城市紀實的本質。相比單反相機仍須肩負不少裝備、更換鏡頭而錯失關鍵瞬間,Samsung Galaxy Z Fold7 以 25...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Ricoh GR IV 的正式公開越來越近,7 月 25 日在北京舉辦的關係者限定先行發表會引起攝影圈熱烈討論。這次活動讓中國媒體與攝影師有機會近距離體驗實...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八達通自推出手機支付服務以來,其 App 功能不斷擴展,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與優惠。為滿足香港旅客的海外消費需求,八達通 App 近期進行重大升級,推...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HUAWEI 近年持續在手機攝影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去年 Pura 70 Ultra 的伸縮鏡頭到 Mate X6 的紅楓色彩系統,不斷刷新移動影像的技術高度。最新旗艦...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對於多數消費者而言,摺疊屏幕手機的耐用性始終是個疑慮,特別是鉸鏈結構的可靠性更備受關注。知名 YouTuber JerryRigEverything 近日對 Samsung 最...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早前傳聞 Sigma 會在 7 月發表 200mm F2.0 DG DN|Sports 鏡頭,不過 7 月快將踏入尾聲,幾乎可以肯定有關傳聞不會兌現。然而,最新網絡消息稱,Sigm...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為紀念 Leica I 相機誕生 100 周年,Leica 於 2025 年全球同步展開一系列慶祝活動。位於上海的《世紀見證者:當 Leica 遇見中國》主題展覽無疑成為... (繼續閱讀)
1 日前
LEGO 近年與任天堂關係如膠似漆,頻頻推出愛情結晶品,最經典當然是 2020 年的 71374 NES 紅白機。而睽違四年,又有一部童年回憶變成 LEGO,就是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