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雙倍放大 OM SYSTEM 90mm F3.5 Macro IS 詳測

 

文、攝:Alex


▲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90mm F3.5 Macro IS PRO

過往玩微距鏡,有 1:1 放大率是基本要求。到了今日無反時代,鏡頭也跟著出現不少重大革新,例如前所未見的變焦焦段和更大的光圈,而微距鏡似乎也步進 2 倍放大率的年代。中國品牌 Laowa 就推出過好幾支 2x 微距鏡,本網站較早前亦為大家測試過其中的 90mm f/2.8 2x Ultra Macro APO(HK$4,000)。然而 Laowa 旗下的微距鏡都需要手動對焦,想要自動對焦的話如今亦有選擇,就是剛剛抵港的 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90mm F3.5 Macro IS PRO(HK$11,790)。


▲對焦環位於鏡身前端,中間設有三個操控鍵。


▲鏡身上方近接環位置印上鏡頭主要規格。


▲鏡頭產地為越南。

易主後的 OM Digital Systems(前稱 Olympus)推出新鏡的步伐明顯放慢了,但最新推出的 M.Zuiko Digital ED 90mm F3.5 Macro IS PRO 仍然令人眼前一亮,皆因它是無反相機世界之中首支擁有原生 2x 放大倍率的自動對焦鏡頭。微距想影得輕鬆舒服,可謂「捨我其誰」!同樣值得一讚的是,作為一支等效焦距達 180mm 的定焦鏡,此鏡重量僅 453g,尺寸為 136 x 69.8mm,相當輕巧便攜,用起來亦不會令人感到疲累。


▲鏡頭使用 62mm 直徑濾鏡,但前組鏡片尺寸更小。


▲f/6.3、1/200s、ISO 2,500
為了增加景深,刻意收細兩級光圈拍攝,昆蟲身體上的細毛以至後腿上的花粉粒都清晰。照片中的花長在近地面的背光位,附近都是高樹,光線不算充足(所以「自動 ISO」選用了 ISO 2,500),但色調依然艷麗,機與鏡的表現都值得一讚。

保留機械式手動對焦環
M.Zuiko Digital ED 90mm F3.5 Macro IS PRO 鏡身設計仍保留同系鏡頭的簡單、易用特色。近前端的對焦環有充足的闊度,但阻尼偏細,很輕易就能夠轉動,再加上採用電子操作,對焦點移動幅度會因應對焦環迴轉速度而有不同變化,意味這個對焦環不容易精準控制對焦距離。另一方面,將對焦環向鏡新方向拉 ,即切換至手動對焦模式。此時鏡頭會採用機械式操作,鏡身上亦附有放大率供使用者參考,以高倍放大率拍攝時特別好用。


▲將對焦環向機身方向拉,可切換至手動對焦模式(以機械方式操作)。各個對焦距離均君上對應的放大倍率。


▲f/4.5、1/640s、ISO 250
輕微收細 2/3 級光圈拍攝紫花酢醬草,清晰景深範圍大致能覆蓋右上方花瓣上的「傷痕」。留意下方花瓣,中焦(景深範圍)與失焦位置的過度區域頗淺,或會讓人誤以為是「Photoshop 合成」。後方另一朵花與背景均有出色的虛化表現,令主體更顯突出。

加上增距鏡再提高放大倍率
在對焦環之外,鏡身上還設有 3 個操控鍵。最上方的對焦距離限制開關採用三段式設計,「S-Macro」限制對焦距離從 0.224m 至 0.5m,對應 2x 至 0.25x 放大倍率;「0.25m 至 0.5m」對應 1x 至 0.25x 放大倍率;而「0.25m 至無限遠」則適用於 1x 等倍放大至非微距拍攝用途。值得一提,此鏡還可以配合增距鏡使用;舉例加上 MC-20 增距鏡,最高放大倍率能進一步提升至 4x!


▲鏡頭下方印有「S-Macro」及普通微距的最近對焦距離。


▲此鏡還可以加上增距鏡,進一步提高放大倍率。

長工作距離有助避免觸碰主體
跟往日的「百微」不一樣,M.Zuiko Digital ED 90mm F3.5 Macro IS PRO 採用內對焦設計,鏡頭長度固定,也不會旋轉。最近對焦距離是 224mm,若以最前端鏡片計,工作距離大約是 85mm,即使加上長約 50mm 的遮光罩,鏡頭與主體之間仍保留少量空間,避免觸碰到被攝物。至於對焦速度方面,跟其他微距鏡一類,在近拍以至微距拍攝時,由於對焦行程相對較長(特別在 1x 至 2x 放大率前後的距離),速度會比非微距鏡稍慢,但整體來說表現令人滿意。


▲f/3.5、1/40s、ISO 320
以最大光圈,盡量貼近紫玉蘭拍攝,背後散景化成夢幻的光點。中焦位置的花瓣有不俗的銳利度,紋理與細節均豐富,質感強烈。


▲f/3.5、1/250s、ISO 320
園藝花圃內的小徑禁止進入,只能從花圃外圍拍攝小公仔。180mm 的等效焦距有一定的前後壓縮感,f/3.5 光圈的景深大致可蓋覆整個小公仔,但其前後的植物都有點矇矓。

AF 速度測試

防震效能出色
M.Zuiko Digital ED 90mm F3.5 Macro IS PRO 提供 6 級光學防震效能,當接上兼容 5 軸 Sync IS 同步防震的機身,更可提供 7 級防震效果。其實手持取景時已可以看到防震功能的效用,尤其是微距常常要收光細圈拍攝,對防震的要求會比一般鏡頭更高。廠方還強調此鏡配合對應的機身(如:OM SYSTEM OM-1OM-5),手持拍攝也能做到景深堆疊、合成出長景深微距照片。下文測試照片(小黃花)在陰天下,收 2 級光圈拍攝。雖然盡量等到無風才按快門掣,但從取景器觀看,小花仍有輕微搖晃。比較單張拍攝及景深合成的照片,後者的清晰範圍明顯比較多,但相信天氣狀況較理想的話,效果會更佳。


▲(由機身「深度合成」製作)▲f/6.3、1/400s、ISO 1,600


▲(單張拍攝)▲f/6.3、1/320s、ISO 1,600


▲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90mm F3.5 Macro IS PRO 光學結構圖


▲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90mm F3.5 Macro IS PRO MTF 圖

下一頁︰解像力及其他評測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6 小時前
雖然不少朋友都認為 APS-C 規格的相機影像質素上不及全片幅的,但現實是 Fujifilm APS-C 格式的 X 可換鏡相機卻又非常受歡迎,多部特別受歡迎的型...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人物 / 拍攝人物最重要的是靈魂深之窗,摒除了衣服顏色擾亂分散,注意力更集中在主角的臉孔,重點自然會落在眼睛上,人類的眼睛會透露出他的感情和...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Sigma 在 2013 年曾經推出過 18-35mm F1.8 DC HSM|Art 超大光圈變焦鏡頭,雖然只是對應 APS-C 片幅,但是在當年能夠有這膽量生產這些超然規格鏡頭的...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Fujifilm 新一代 kit 鏡 XF 16-50mm F2.8-4.8 R LM WR 面世,立即引起新、舊 kit 鏡差異的討論。舊 kit 鏡 XF 18-55mm F2.8-4 R LM OIS 在 2012 年... (繼續閱讀)
1 日前
Mercedes-Benz 曾經在電動車市場大灑金錢,研發電動車平台,主力的 EQE 和 EQS 車款亦被重視。但可惜,自 Mercedes-Benz 發現電動車銷量不如預期後... (繼續閱讀)
1 日前
FUJIFILM 近日發佈復古外型的新機 X-T50 以及新 Kit 鏡 16-50mm F2.8-4.8 R LM WR,這次我們用 X-T50 配 16-50mm F2.8-4.8 與 X-S20 配 18-55mm F2... (繼續閱讀)
1 日前
Samsung 今年推出四鏡頭主相機的拍攝旗艦機 Galaxy S24 Ultra,長焦潛望鏡頭已由上代 Galaxy S23 Ultra 的 10x 約 240mm 焦距,縮減至 5X 約 120mm ... (繼續閱讀)
1 日前
HUAWEI Pura 70 系列手機,都會加入全新「快照」(國內叫「閃拍」) 功能,官方聲稱可以清晰地拍攝 300km/h 的高速移動物件。最近 HUAWEI 就作出講解... (繼續閱讀)
1 日前
昨日舉行的 Fujifilm X Summit Sydney 共發佈了兩款新機與兩支新鏡,但沒有「One more thing」環節。通常壓軸出瑒的「One more thing」環節,會預告... (繼續閱讀)
1 日前
香港人在假期到國內消費已成常態,在國內使用數據用量都會大增。為了應付用戶更高的數據用量需求,CMHK 就推出全新 5G 中港 Plan 「5G一咭兩地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