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邊(色散)測試
![]() |
|
▲測試原相(焦距:28mm) | |
色像差補償:自動 | 色像差補償:關 |
![]() |
![]() |
▲f/2.8 | |
![]() |
![]() |
▲f/4 | |
![]() |
![]() |
▲f/5.6 | |
![]() |
![]() |
▲f/8 |
短評:關閉機身數碼修正功能的話,在高反差邊緣會出現紫邊。開啟機身數碼修正功能後,紫邊立即變得不明顯甚至可以完全消除。
暗角測試
28mm 端 | |
陰影補償:自動 | 陰影補償:關 |
![]() |
![]() |
▲f/2.8 | |
![]() |
![]() |
▲f/4 | |
![]() |
![]() |
▲f/5.6 | |
![]() |
![]() |
▲f/8 | |
105mm 端 | |
陰影補償:自動 | 陰影補償:關 |
![]() |
![]() |
▲f/2.8 | |
![]() |
![]() |
▲f/4 | |
![]() |
![]() |
▲f/5.6 | |
![]() |
![]() |
▲f/8 |
短評:當關閉機身數碼修正功能後,在最大光圈下,無論 28mm 還是 105mm 端,四角都有暗角。即使收細一級光圈,暗角也未能完全消除。開啟機身的數碼修正功能後,在最大光圈之下,鏡頭兩端還是有輕微的暗角。想做完全無暗角,用家可能需出動 Lightroom 幫手。
變形測試
失真補償:自動 | 失真補償:關 |
![]() |
![]() |
▲28mm 端 | |
![]() |
![]() |
▲105mm 端 |
短評:在關閉機身修正功能的前提下,鏡頭兩端都有一些變形。幸好只要啟動機身修正功能,變形問題立即能夠消除。
其他測試相片(配合 Sony A7 IV 拍攝)
▲f/2.8、1/3,200s、ISO 100、28mm
最大光圈有一點暗角,但用來拍藍天,卻可以讓天空顯得特別藍。留意右下角的鐵閘,線條依然銳利。
▲f/4、1/800s、ISO 100、105mm
以遠方高樓為對焦點,由天台至地下的線條都相當清晰。
▲f/11、1/40s、ISO 3,200、28mm(相片水平、白平衡及亮度經過輕微調校)
突然見到有懷舊巴士駛過,為免錯失機會,只調校了連拍模式或焦距就立即拍攝。鏡頭對焦反應迅速,車頭位置雖然有雜訊,但窗框和水撥等細節也算清晰。
更多 Sigma 28-105mm f/2.8 DC DN | Art 實拍樣本︰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picture=30735
Sigma 28-105mm f/2.8 DC DN | Art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625
有讚:
- 最大光圈已有優異畫質
- 操控裝置齊備
- 散景柔和順滑
- 對焦快速、寧靜
- 機鏡平衡良好
- 鏡身相對輕便卻保持紮實手感
有彈:
- 暗角未能完全消除
- 近攝放大率可提高的空間
- 若有 24mm 會更便利
總結:
傳統上,標準與遠攝大三元組合是 24-70mm f/2.8 配 70-200mm f/2.8。Sigma 28-105mm f/2.8 DG DN|Art 將標準變焦鏡的覆蓋範圍拉長至 105mm,甚至「頂替」了
70-200mm f/2.8 的部分焦段,卻保留恆定 f/2.8最大光圈值,對於追求方便又要有一定畫質的影友來說,有相當的吸引力。
至於傳統的標準變焦大三元,目前而言可能仍具有 24mm 廣角端這一優優勢,而主力影人的朋友,沿用傳統大三元「24-70mm f/2.8 + 70-200mm f/2.8」無縫組合,也可能更貼合需要,畢竟 Sigma 28-105mm f/2.8 DG DN|Art 配上 70-200mm 實在有太多的焦段重疊。依據同一邏輯,Sigma 28-105mm f/2.8 DG DN|Art 看來更適合風景或生態攝影的朋友,皆因配上 100-400mm 之類的超遠攝鏡,僅用兩支鏡就能覆蓋 28-400mm 焦段。
建議售價:HK$11,960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WhatsApp 查詢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WhatsApp
查詢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WhatsApp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