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來「細」洶洶 ─ 無反相機氣候漸成

猶記得去年 Micro 4/3 令市場熱鬧非常,而今年過了未夠五個月,就陸續有 APS-C 的無反 (mirrorless) 相機相繼登場,令原本淡靜的五月也突然變得熱鬧起來。Sony NEX 系列繼 Samsung NX10 後出現,將 APS-C 無反的陣營進一步整固,令單反市場的走向更添變數。


小機身大 Sensor,說 NEX 是 EVIL,不算過份。

無反相機市銷售續增
先不理是 APS-C 還是 Micro 4/3 陣營,有一點頗為肯定的是,無反相機比傳統 DSLR 體積細的優點已經給消費者肯定。單就日本市場三月由 BNC 統計的顯示,Panasonic GF1 佔 7.8%,Olympus E-PL1佔 6.9%,兩機穩守 10 位以內,令 Micro 4/3 共佔 14.7% 銷量;而四月份兩機仍可維持總佔 13.6% 銷量。至於香港,EP-L1 三月推出即進佔單反市場第三位*,已經可與分佔頭兩位的 Canon 及 Nikon 等單反產品爭一日長短。


Olympus 與 Panasonic 的那種既敵且友的關係,實在錯綜複雜。

吸引游離用家
曾有一段時間,生產商憑出貨量推斷,認為單反的需求會不斷增加而不斷催谷入門機種,但忽略了消費者操作上的適應性,令不少游離用家出現,當中包括由 DC 打算升級的用家、由 Prosumer 升級的用家,還有一批從來未買過相機的用家。剛好 Micro 4/3 相機可以像 DC 一樣簡單,但又可以達到高畫質的要求,特別是非全片幅的單反市場,Micro 4/3 相機的中間性無異頗能左右消費者的決定,當中反映以下情況:

1) 體積細、輕便、畫質與單反相若,價錢又與單反拉近,市場出現平衡點;
2) 體積及重量又大又重的專業機種,不是人人追求的目標;
3) 業餘用家佔多數,主要為拍生活照為主。加上備有數碼濾鏡及可用舊鏡頭等特點,玩味強令用家受落。

簡單點說,Micro 4/3 相機的成功,關鍵是與大部份消費者口味接軌,還有是比入門單反更細的體積,容易被接受。以起步至今兩年時間達到此成績,不算很快,但已稱得上令人滿意。

無反 APS-C 的契機
以往數碼單反市場一直由 Nikon、Canon 獨攬大部分市佔率多年,在用戶群、配件、流通性等方面幾乎已令其他品牌難以插手。Micro 4/3 的成功,令其他 APS-C 單反生產商也察覺到無反的可發展性。由於 Nikon、Canon 跟其他生產商一樣從未進入無反相機市場,大家在配件、用戶群、等方面都是由頭開始,而 Nikon、Canon 的優勢,頂多也是專業相機形象較突出而已。


Samsung NX10 設計仍不脫單反風格, NEX 的出現,
何會給 Samsung 一點啟示?

APS-C 與 Micro 4/3 比較
自從 Sony NEX 一出之後,各大討論局均議論紛紛,甚至帶點情緒化。不過有討論對廠商絕對是好事,證明產品的發展方向是對的。我們以 APS-C 與 Micro 4/3 之間作個技術性比較,可以較清晰知道兩者間的各項差異:

‧畫質分析
以像素密度 (Pixel Density) 為基礎,理論上,APS-C 較大面積與相對較低的像素密度,可以表現的細節會較佳,特別是雜訊抑制方面會表現較好,當然也要看個別機種在影像處理器的能力。以 Sony NEX 在 ISO3200 的表現,已證實較 Micro 4/3 機種更為乾淨。而較大面積的感光元件,在表現淺景深會更為明顯,也是優勢所在。不過無反相機的鏡後距離較短,相比 Micro 4/3 甚至 APS-C 單反,APS-C 無反相機所採集的光線以較斜角度進入感光元件邊緣,影像邊緣的像差及失光問題要認真處理。

‧鏡頭選擇及通用性
以目前三家選擇,除 Panasonic 與 Olympus 共用 Micro 4/3 接環外,Sony NEX 的 E mount 與 Samsung NX10 的 NX mount 則各走各路。有人曾經建議 APS-C 陣營應該也共用同一格式,不過似乎各家未有協商,致使 Micro 4/3 仍能在鏡頭選擇上保持優勢。我們可比較三個系統的鏡頭特性:


Olympus 以轉接環玩手動作為緩兵之計, 以補原廠鏡頭
選擇不足的問題,是鮮見的推銷手法。

(i) Micro 4/3:合焦像距 19.2mm,只要有轉接環就可使用所有品牌的 APS-C 及 FF 鏡頭,包括 Leica M 的旁軸鏡甚至 C mount 電影鏡頭,甚至成為賣點。而 Olympus 的 PEN 系統更是唯一擁有機身防震,對於部份偏好玩手動鏡的用家來說,這個優勢更是不容忽視。


Sony 在設計 NEX 的時候,是否也有計算轉接環的另類市場?
還是只求輕薄?還希望日後有人可以答解。

(ii) Sony E mount:18mm 的像距,估計只要有接環已可以全面通吃,加上 1.5 倍的裁放率在廣角端保持優勢,吸引力絕對可以和 Micro 4/3 打成平手。加上有接環支援 Alpha 鏡頭,同樣能抓住原本用家的忠誠度。

(iii) Samsung NX mount:25.5mm 的像距,已有廠商生產接環,較不足是與 Leica M 鏡絕緣,競爭力較弱,惟有靠日後推出更多以 Schneider 開發的精品定焦鏡頭彌補不足。

‧高清電影功能
高清電影在無反相機下情況就較複雜,會否左右使用者決定也很因人而異。暫時所見,Sony NEX-5 無疑提供最佳規格選擇,1920 X 1080i @ 30fps 的全高清,功能比起其餘機種的 1280 X 720p 都更高,連 GH1 亦被比下去,優勢極為明顯。


可轉角度屏幕,相信是整個細小設計最令人驚訝的特點,
可謂沒有一點妥協餘地。

‧顯示屏設計及質素
不少人其實頗為重視這個配置,甚至影響用家買機決定。NEX 出現後將屏幕質素推至更高的 92 萬點,比 NX10 的 65 萬點 AMOLED、GF1 的 46 萬點及 EP-L1 的 23 萬點都高。但有趣的是,目前 EP-L1 的銷情*為無反相機中最佳,似乎價錢低或者比起屏幕質素更有影響力。


如果 APS-C 可以,Micro 4/3 也應該可以做得更細吧?
很期待日後新機體積上還有沒有驚喜。

‧體積及外形
在未有 NEX 出現前,市場是以 E-PL1 體積最細,但估不到 3 個月後瞬即被 NEX-5 打破,有點出乎意料。體積細如 DC 絕對是贏家,不過亦有人咎病其鏡頭與體積比例欠佳,亦成為最多人攻擊的特點。這個設計是成功還是失敗,真的只有正式發售後才知曉。


不玩濾鏡,是唯一不夠驚喜的地方,
但就將攝影教學融入操作中,明顯針對入門用家。

‧濾鏡及趣味功能
由於無反相機保留了不少 DC 元素,對個別用家來說可能是吸引力所在。經過比較,發現 PEN 系的 Art Filters 的個性比 GF1 及 NX10 都強,特別是對 Lomo 有情意結的用家最為受落。不過 Sony 也將多個受歡迎的 DC 功能加入,如一掃全景、手持夜拍、AHDR 及 7fps 高速連拍等,同樣有捧場客。

‧價錢比較
這個幾乎可以不拿出來談,單是 NEX-3 的價格 $4,390 已經無敵,最貴的 NEX-5 雙鏡套裝也不過 $6,290,比 GF1 的 20mm 鏡頭套裝更低。以價格先行的話,NEX 是便宜得沒話說。

就綜合以上七項比較,無反 APS-C 與 Micro 4/3 陣營其實各有立足之地。不過如果個別地將 Sony NEX 作為比較的話,自會發現其畫質、電影攝錄、體積價錢等都享有明顯優勢,而屏幕質素及外形雖然各有所好,但相信不乏支持者,所以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可謂不言而喻。

衝擊及挑戰
Sony NEX 出現,無疑是一個困局的突破,然而新品一出,優勢存在,但也不能小覷進入市場後的挑戰:


摘至 Sony Euro 的官方廣告片,NEX-5 並排 A550 比較,
所有人都問:「還有人會買左手邊的機嗎?」

(i) 傷人傷己:以低價位入市直指 Micro 4/3,對搶佔市場有利,但同時波及入門單反,包括 Sony 自己的單反在內。至於 Micro 4/3 在日本的銷量總和暫時維持在14-15%,去年中至今一直保持增長,證明產品成功已站穩陣腳。如想要搶走現存 Micro 4/3 用家,可能比搶走單反更難。其實 Micro 4/3 早已在美加等地作出一次減價行動,至於香港會否跟隨,稍後或有分曉。


Canon G11 為 112.1mm,NEX-5 為 110.8mm,闊度同樣險勝。

(ii) Prosumer / DC 同受影響:Prosumer 及 DC 市場是第二個戰區,一些價格在 $4,000 水平如 Canon G11 相信會受一定影響。$3,500 左右水平的價格區如 Canon S90、Panasonic LX3 及高倍長炮等機也可能受到波及,因為消費者可能覺得以 $4,390 買到一部可換鏡頭、體積細、又可拍電影的單反相當划算。這10-20 % 的價格彈性,可謂取向關鍵。

(iii) 促使大廠回應:個別品牌方面,先看 Samsung NX10,在無反 APS-C 先拔頭籌,肯定存在直接競爭。至於 Sony 亦有不錯的品牌效應與高規格,頭炮產品 NEX 相信亦能站穩陣腳。以目前市場的迴響觀察,有機會促使另外兩家大廠 Canon 及 Nikon 推出相應產品競爭。

小結:小型炸彈影響力深遠
純粹以一件獨立產品評論,Sony NEX 由最多人渴求的畫質、體積輕巧、高清電影功能以至高速連拍,都能滿足各種苛刻要求。加上價錢相宜,還有 T 系相機的方便功能如一掃全景、手持夜拍及 HDR 等,要令人動心相當輕易。

相對於 Micro 4/3 初出市面的景況,NEX 是較幸運的。因為某程度上,Micro 4/3 先行教育了消費者認識無反相機的優點,令消費者很快就接受這部「新」相機。加上設計上一口氣推至體積極限,令後來者挑戰其地位時增加困難,無論是進攻現在的市場,還是日後應付其他品牌的競爭都可以較輕鬆。

至於另一項較多人關心的就是 APS-C 單反的走向。自從 NX10 及 NEX 先後出現,一些技術問題如自動對焦反應已明朗化,令消費者在購買時對無反相機的傾向日漸增加。加上 APS-C 像素上的升級也開始放緩,要增加新產品的賣點,體積細與電影功能無疑最為消費者受落的特點。長遠發展,有可能令 APS-C 單反市場收縮,漸漸由無反相機進佔,餘下 FF 緊守單反崗位,而這正是 Canon 及 Nikon 重要區域。市場上曾有各種消息傳出,只有 Nikon 較為積極回應發展的可能性,而 Canon 仍然未有公開任何計劃。不過時間會證明一切,當無反市場份額達到他們的底線時,相信最終都要有所行動。

除 Canon 及 Nikon 外,現在市場還有兩家公司有發展無反相機的潛力,首先是 Ricoh,其 GXR 相機其實也是 APS-C 血統,且看看他何時會認真面對更換鏡頭的問題。另一家是 Pentax,與 Samsung 合作後的化學反應似乎有限,在 NX10 出現後且看看他們會否互相扶持,例如出一部內藏大量數碼濾鏡的無反 K-X,也許會是一個出路。就以上的各種觀察與推測,無反潮流,相信已不能逆轉。

*資料來源:GFK 香港三月份相機銷售報告

Sony NEX-5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1386

Sony NEX-3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1385

Samsung NX10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1271

Panasonic Lumix DMC-GF1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1249

Olympus E-PL1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1326

最新消息
2 日前
2023 年時,Tesla Model Y 成為全球新車銷售冠軍。如今,2024 年剛過去,Model Y 能否再次蟬聯呢?Tesla 自信滿滿說很有可能... (繼續閱讀)
2 日前
大家去旅行,都會預先在香港辦理到當地旅遊 SIM 咭,到當地時,立即啟動香港電訊商提供的數據漫遊服務,或是在當地購買數據 SIM 咭。不過最近,香港...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將於 25 年 1 月 9 日正式在香港發表的旗艦機 HONOR Magic 7 Pro,官方已經馬不停啼今日起接受大家預購。一向「賣大包」的 HONOR,今次訂購 HONOR ... (繼續閱讀)
3 日前
無線收音咪市場競爭激烈,除了布來自澳洲的 Rode 外,近年國內品牌也積極進駐這個市場,繼 DJI 後,製作閃光燈和相關配件的 Godox(神牛)亦打算分... (繼續閱讀)
4 日前
今年 HUAWEI 推出世界首款三摺疊屏幕手機 Mate XT,據 HUAWEI 常務董事余承東指,是一款大家「別人想得到但做不出來的產品」,正當其他品牌還在追趕... (繼續閱讀)
4 日前
並不是所有入耳式藍牙耳機,都是用於日常聽歌、睇片及通話,Final VR3000 Wireless,就是針對遊戲使用的入耳式藍牙耳機。究竟售價為 HK$1,180 的 F... (繼續閱讀)
4 日前
今年不少品牌都推出定價不到 HK$3,000,但聲音表現相當出色的有線耳機,一直於不同價位耳機市場都有產品的 Noble,今年收官之作就以定價為 HK$2,38... (繼續閱讀)
4 日前
DITA 近年都推出不少高性價比的耳機,例如 DITA Project M 都獲不少好評。新作 DITA MECHA 亦不是高價,只是 HK$6,880,但卻有全鈦金屬耳機殼、全新... (繼續閱讀)
4 日前
Samsung 有傳會於明年一月,公佈 Galaxy S25 系列手機,當中被譽為新一代「演唱會神器」的 Galaxy S25 Ultra,近日流出所有拍攝規格,對比今代 Gal... (繼續閱讀)
4 日前
HUAWEI 今年推出世界首款三摺疊屏幕手機 Mate XT,成為製造不少話題,其超過 HK$20,000 的身價,亦受到不少用家追棒。一直製作定製手機的 Cavia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