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Nikon Coolpix S1 詳細測試報告

強攻卡片機市場
Nikon CoolPix S1

眾所周知,Nikon D70 雄霸了去年的 D-SLR 市場,不過說到輕便機種,近年 Nikon 好像完全沒有辦法似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型號可說不多。繼 CoolPix SQ 之後,Nikon 今年又再鼓起勇氣推出全新機種 CoolPix S1,以 Nikon 近年的策略來說,S1 有齊 19.7mm 超薄機身、2.5" 大芒等新潮元素已經算是破格之作,同時亦都為 Nikon 的忠實用家帶來一點驚喜。

潛望 ED 鏡頭

回想當年,Nikon 的經典 DC CoolPix 990 令 Nikon 在 DC 界建立起一定的口碑,其中 CoolPix 990 的扭鏡元素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大家一想買扭鏡 DC 便想起 Nikon 這個牌子。之後 Nikon 一度嘗試將這個元素加進輕便式 DC 裡,例如 CoolPix 2500、CoolPix 3500 系列便是基於這個策略下的出品。不過隨著市場上的輕便式 DC 愈出愈細,扭鏡 DC 受歡迎的程度不復當年。扭鏡設計對機身尺寸造成限制,消費者考慮到扭鏡與輕便性兩方面不能共全的情況下,最後還是選擇了機身較薄的卡片機。自從 CoolPix SQ 之後,Nikon 自此就再也沒有推出扭鏡 DC。取而代之的,是今年最新推出的 Nikon 首部卡片機 CoolPix S1,由 SQ 到 S1,大家可以看出 Nikon 的輕便式 DC 轉變歷程。

不少人買 Nikon DC 的原因,都是因為信得過 Nikon DC 的影像質素。作為 Nikon CoolPix 系列今年的重頭戲,Nikon 對 S1 在各方面的表現都不敢掉以輕心,影像質素當然是其中之一。基於輕便性方面的考慮,CoolPix S1 採用內部變焦的潛望式鏡頭,同時加入代表 Nikon 最高規格的 ED 超低色散鏡片以確保成像品質。由於有 ED 鏡片的幫助,S1 拍出來的照片紫邊情況甚少,色彩還原度高,白平衡十分準繩,甚少出現不理想偏色情況。不過 S1 的鏡頭光圈不大,最大光圈只有 f/3.0-5.4,在同級中算是一支慢速鏡頭,Zoom 到最遠容易手震,很多時要提高 ISO 感光度才能解決,使用廣角焦段能夠獲得最佳的質素。不少用家見到 S1 的最高快門速度只有 1/350 秒,都擔心在陽光猛烈的環境拍攝會容易曝光過度。其實 S1 已經內置 ND 減光濾鏡,在有需時時 ND 濾鏡會介入以減少光線的進入,就算在陽光與海灘的環境拍攝也不會曝光過度。

現時 D-SLR 大行其道,現在連家庭用家都是 D-SLR 廠家的目標用戶。相對於 DC,D-SLR 的其中一個強項當然是較佳的影像質素。雖然現時入門 D-SLR 都提供不少全自動化的拍攝模式,不過始終 D-SLR 的用法較為複雜,要注意的地方較多,一般用家未必可以一下子拍到滿意的影像。反而一般攝影新手用起 CoolPix S1 都會覺得較容易拍出質素較佳的照片,最大原因當然是新開發的 D-Lighting 技術。D-Lighting 技術採用內置影像運算方法,可以將照片曝光不足地方的細節重現,看起上來就像提高了 CCD 的寬容度。例如在有雲的天氣下拍攝一個沙灘,如果我們用 D-SLR 拍攝又沒有用上漸層減光濾鏡的話,沙灘就會變成曝光不足。相反,如果同一情況下使用 S1 拍攝,天空與沙灘都同時有合理的層次,當中的原因自然是 D-Lighting 的介入。


以 D-SLR 拍攝沒有加上濾鏡,照片中的地面光度不足。

以 CoolPix S1 拍攝,D-Lighting 技術自動為暗為補光。

19.7mm 機身

以現時的標準來說,19.7mm 的 5 百萬像素 3 倍光學變焦 DC 並不算太薄,CoolPix S1 比 Canon Digital IXUS 50 薄一點,不過又比 Casio EXILIM EX-S500 及 Sony Cybershot DSC-T7 厚。以 Nikon 及 Canon 這類老牌相機生產商來說,生產一台新機的最主要考慮並非要造多薄,而是怎樣在能夠在薄身機種中維持一定的影像水準。以 Nikon 的標準來說,19.7mm 的機身現時已經算是極限。另一方面,Nikon 在 CoolPix S1 上亦加入了一個 2.5" 大型 LCD,比起 Nikon 其他型號的最大 2" LCD 還要大,從此大芒 DC 再也不是 Casio、Sony 等品牌的專利。此外,CoolPix S1 同時更有銀色、白色及黑色機身顏色供大家選擇,選擇並非單一化。大芒加上薄身設計,令 CoolPix S1 成為 Nikon 近年最「潮」的一部 DC。

不少用家看到 CoolPix S1 隨機附送的機座,都會以為 S1 一定要透過底座充電及傳送照片。其實大家可以利用跟機的火牛直接充電,在傳送照片或者連接電視時才需要用上底座。如果大家使用讀卡器上載照片的話,或者我們拿 S1 去旅行拍攝,這個底座可說是可有可無。


S1 的鏡頭在變焦時不會伸出機外,關機後內置鏡頭蓋會自動合上保護鏡頭。

S1 採用簡單易明的十字方向鈕設計,中間為確定鍵。

S1 設有自動對焦輔助燈。

使用 SD 卡為儲存媒體,已經是現時細機的指定動作。

超級多樣化的場景模式

作為一部針對入門用家市場的 DC,CoolPix S1 的不少設計都是專為入門用家而設,例如多達 17 種場景模式便是其中一個例子。這些場景模式除了有基本的人像、風景、運動、夜景之外,更有沙灘、煙花、日落、背光、潛水等模式,既有實用價值又能為大家提供創意。令人拍案叫絕的是,在某些場景模式下還會有一個 Sub-menu,在這個 sub-menu 中會有更多關於這個模式的設定。例如在人像模式的 sub-menu 中,大家可以選擇拍攝單人照、合照、垂直單人照等,亦可以選擇使用臉部優先自動對焦,讓相機自動找出主角的臉部作為對焦位置;在運動模式 sub-menu 中,大家又可以選擇使用高速快門、自動追焦模式、連拍模式等,可謂十分體貼。由於相機的 LCD 有 2.5" 之大,因此即使在拍攝、重看照片時顯示大量的資料亦不會覺得太過擠迫。不過如果大家希望將這些資料隱藏的話,就需要在 Menu 中選擇關閉才行,S1 並沒有提供關閉資料顯示的快速鍵,初用者使用起上來可能會不太習慣。

數年前 Nikon DC 總會給人反應慢的感覺,不過經過長時間的針對性改善,近年推出的 Nikon DC 總算可以跟個「慢」字脫離關係。以 S1 來說,開機時間不用 1 秒,對焦時間短,連拍速度有 1.8 fps,寫入速度足以支持連續拍攝二、三十張照片。不過當我們在重看照片時,在過相、放大時間中會閃過等待中的警告字眼,同樣情況在其他 DC 中可能只會出現一個較模糊的畫面或者漏斗,這種字眼的原意可能是希望用家可以耐心等候,不過看起來卻令人有經常需要等待的錯覺。


CoolPix S1 使用一枚 EN-EL8 鋰電池供電,容量為 730 mAh,根據 CIPA 標準可以足夠拍攝約 200 張照片。

S1 可以使用底座傳送照片及接駁電視。

17 種場景模式相當好用。

在某些場景模式中還提供多個選項。

ISO 感光度測試

ISO 5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測試白平衡(光管)

自動
預設
手動
GretagMabeth 測試圖 RGB 原色

解像度測試

有讚

1. 2.5" 大型 LCD
2. 鏡頭不會伸出,減少因碰撞、擠壓損壞鏡頭的機會
3. 場景模式選擇夠多
4. D-Lighting 令反差較大亦能表現一定層次
5. 4cm 微距能夠在中段焦距使用,可以保持適當的拍攝距離,減少光線被相機阻擋的機會
6. 設有對焦輔助燈

有彈

1. 鏡頭光圈太細
2. LCD 像素只有 110,000
3. 影片有 640 x 480 解像素,但只提供 15 fps
4. 隱藏資料手續較複雜
5. 黑色機身容易留下手指紋

總結

大型 LCD、薄身卡片機種早已成為市場主流,沒有生產這類 DC 的廠商,基本上已經很難在市場上生存。今時今日連 Kodak、Samsung 都推出同類機種,Nikon CoolPix S1 以這種形態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以三千元不到的價錢買到 Nikon CoolPix S1,單是 2.5" LCD 已經值回票價,絕對值得入門用家考慮。

Nikon CoolPix S1 規格

  • 推出日期: 約 2005 年 5 月
  • 感光元件像素: 536 萬像素
  • 有效像素: 510 萬像素
  • 感光元件大小:1/2.5 吋
  • 感光元件種類: CCD
  • 最大解像度:2592 x 1944
  • 變焦能力: 3X
  • 動畫解像度: 640 x 480 @ 15 fps、320 x 240 @ 15 fps、160 x 120 @ 15fps
  • 動畫種類: QuickTime 有聲短片
  • 光圈範圍: F3.0 - 5.4
  • 快門速度: 1/350 至 2 秒
  • 測光模式: 256 區測光、重點測光、中央平均測光、5 點 AF 重點測光
  • 曝光補償: -2EV 至 +2EV 以 級調整
  • LCD 熒光幕: 2.5 吋 (110,000 像素)
  • 儲存媒體: SD  咭
  • 電池種類: EN-EL3a 鋰離子充電池或 3 枚 CR2 鋰電
  • 機身重量: 118 克
  • 體積: 89.9 x 57.5 x 19.7 mm
 

DCfever 相薄

我們一共收錄了 14 張 Nikon CoolPix S1 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DCFever.com 指定測試記憶卡
文、攝:Jeffrey@dcfever

最新消息
14 小時前
​在 2025 年 CP+ 展覽上,來自韓國的 Samyang 與德國光學品牌 Schneider-Kreuznach 宣布合作推出全新的 Samyang AF 14-24mm F2.8 FE 超廣角變焦鏡...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專業攝影師對 Pelican 保護硬箱絕不陌生,品牌日前發表名為 Re-Set 可重設間隔之保護系統,採用高密度泡棉插柱(Foam Pegs)和矩陣結構,讓用家自由... (繼續閱讀)
1 日前
復古節假期剛剛開始,不少人都回選擇「番鄉下」到日本旅遊,特別是近期有關日本在今年 7 月會發生大地震的消息傳得火熱,也令部分港人調整旅程,將... (繼續閱讀)
2 日前
每年最受矚目的影像獎項之一—TIPA World Awards 2025 結果於日前正式揭曉!這項由 Technical Image Press Association(TIPA)技術影像新聞協會主... (繼續閱讀)
2 日前
Insta360 又似乎為其 360 度全景相機進行年度更新。品牌在其官方 YouTube 頻道釋出一段預告片,宣布將於 4 月 22 日發表全新產品,並以長約 51 秒、... (繼續閱讀)
2 日前
HONOR 近年積極拓展香港市場,除手機外更陸續推出智能手錶、筆電及平板等產品。最新發表的入門級平板 HONOR Pad X9a 以 HK$1,799 起的親民價格切入...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早前 ECT 舉辦了兩場 Fostex NF04R 主動式喇叭體驗工作坊,讓音響愛好者感受 Fostex NF04R主動式喇叭的卓越性能,帶來了一場音響盛宴。事不宜遲,馬...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對於喜歡人文及歷史的旅遊愛好者,斯里蘭卡星羅棋佈的大小廟宇以及國民親切和藹的笑容總是令人印象深刻,當地出產的紅茶、香料和寶石亦極具代表性,... (繼續閱讀)
2 日前
全新一代 Mercedes-Benz GLC SUV 正式在香港上市,車價由 HK$599,000 起,主要競爭對手是 BMW X3、Audi Q5 等,目標是搶佔中型豪華 SUV 市場...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近年積極推動環保政策,目標在 2030 年達成整體業務碳中和。這項策略不僅展現企業社會責任,更能透過回收產品材料降低對原物料供應商的依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