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1. 以旗艦機計, $8999算係進取了
2. 系統優化好過唔少廠了. 始終小米自己平價中價貴價機都玩左咁多年.
3. 電量又係, 5410mAh 大陸廠係進取D.
4. 黑銀襯係幾靚.
5. 2025年照跟充電器俾你, 手機殼都有個.
6. 二億像素壓縮去千二萬/五千萬像去處理其實又係好, 起碼顯得細節銳利D.
缺點:
最唔鐘意嘅硬件設計齊哂...
1. 打孔屏, 冇3.5mm,
2. 曲屏...即係跌落地個受力面積又闊左.
3. 最煩係個屏下指紋, 貼張玻璃貼都失效, 局用膠貼, 跌落地得應又要驚多樣.
4. 大陸機D快充規格又係煩過人, 普通PD/QC食得果1x~2xW, 夠係夠嘅, 但街邊易買果堆配件冇佢個快充協議嘛...
5. 無線快充又係食自己果套, 用普通無線充電座 好似10w都冇,
6. 承上, 用磁吸手機殼100%充唔到佢小米無線快充. 有磁石影響 放落佢地官方個無線快充座係「電都唔入」.如果你有成堆MAGSAFE配件 或者有個磁石指環之類的話只可以行無線慢充....
7. 我本人都係未擺脫到「9千蚊買部小米好似好戇居」呢個概念...
8. 冇得插MicroSD, 冇其實唔係問題, 都唔係夠唔夠位問題, 但如果有...靈活呀嘛, 雖然OTG都唔見得麻煩姐.
意見:
15ULTRA推出前兩星期, 網絡上舖天蓋地嘅宣傳令我留意左呢一部機. 如果唔係本身都唔會留意小米.
本身用緊接近3年半嘅XPERIA PRO-I, 1吋感光, 當年都係睇中佢1吋感光先買. 成像係唔錯的. 後期處理只係太保守, 但系統當佢日常主機認真麻麻.
呢部小米15ULTRA成像唔講啦, 上網大把片俾你地參考,
其實D相 除左用個「好」字之外, 最有感係係3年之間 拍攝硬件突然間進步左咁多. 應該都係歸功LYT900同AI.
PRO-I當年粒1吋 同呢LYT900呢粒1吋SENSOR, 3年差距已經導嬴左, 重要嬴唔少.
感光元件突然間好左, 成像軟件優化突然間經AI踩入來 又好左.
早3~5年D軟件優化 相片油畫味略重, 依家AI加持, 自然返好多.
其實都諗唔明點解SONY自己做粒1/0.98 LYT900俾人用, 但佢自己下一部旗艦都重傳緊用1/1.35吋??
遠攝粒HP9又係聰明, 用2億壓去1200/5000萬像去出JPG, 保留到唔少細節.
依家咁諗點解當年SONY用一吋二千萬唔用「壓縮」方式去做, 要用CROP?
當年技術做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