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多角度 LCD 用上新設計,更為纖薄。 | |
![]() |
![]() |
手柄明顯加厚,然而 A7 本身不算是卡片機,對便攜性影響不算太大。 | 手柄空間增加,可同時容納快門鍵及指令轉盤。 |
![]() |
![]() |
機背 MENU 及 C3 功能鍵改用斜面擺放,更易操控。 |
機身加厚、操作更順手
機身方面,新一代的 A7 II 機殼用上磨沙處理,在外觀和觸感方面都較上一代有所提升,不易沾上指紋之外,亦更感覺更為高級。同時間,機身厚度增更加、手柄加大亦是明顯的轉變,便攜度有所犧牲,但握持的時候更為舒適,部分按鍵亦因為有更多空間進行重新排列,放在手指更易按到的地方,筆者認為是利多於弊。另外,機背 3 吋 LCD 除了像素提升之外,亦用上薄身設計,值得一讚。因應機身加厚,部分機身設計亦有改動,例如 SD 卡槽的方向、機側插口排列等都有所變改,但這些對整體操作的影響不算太大。
![]() |
![]() |
全片幅 2430 萬像基本上跟 A7 無異。 | 236 萬點 EVF 跟 A7 相同。 |
![]() |
![]() |
機頂設標準 Hot Shoe。 | 機底標籤見到 Made in Thailand。 |
![]() |
![]() |
NFC 晶片於機側手柄。 | 支援 XLR 平衡輸入端子作收音。 |
![]() |
![]() |
採用 SD 記憶卡。 | 沿用 NP-FW50 充電池,續航力保持為 270 張。 |
主要選單
![]() |
![]() |
最高提供 2430 萬像素。 | 最高感光度為 ISO 25600。 |
![]() |
![]() |
支援 XAVC S 格式拍片。 | 提供相片設定檔及 S-Log2 Gamma。 |
![]() |
![]() |
支援 Peaking 對焦。 | 支援斑馬曝光提示。 |
![]() |
![]() |
開啟相位偵測區域,畫面中央會出現 [ ] 提示,如用家需要高速 AF,就要盡量把主體保持在 [ ] 之內。 | |
![]() |
![]() |
支援 Wi-Fi 及 NFC 功能。 | 支援電子前簾快門,減少機械組件的震盪影響相片清晰度。 |
第一頁︰Sony A7 II 簡介 | 第四頁︰A7 vs A7 II 新舊比較 |
第二頁︰A7 II 機身新設計 | 第五頁︰A7 II 實拍及 AF 表現測試 |
第三頁︰5 軸防震測試 | 第六頁︰ISO 感光度測試及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