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始建於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從十六國時代起,歷經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各代,已有 1600 多年的...
天水水簾洞石窟為 50 米長,30 米高,30 米深的天然洞穴,雨季時洞口流水如垂簾玉珠,洞中有隋朝建造的四聖宮、觀音寺、老君閣等 10 幾個小殿。拉捎寺與水簾洞相對,建於北魏。在陡峭的山壁上雕有一尊釋迦牟尼坐像,兩側飾以菩薩、神獸等浮雕。拉稍寺內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藝術作品。在一塊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塑造一高達 40 餘米的釋加佛像,崖面三分之二曾為壁畫,現存部分極其珍貴。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 3 尊,兩旁是手持蓮花躬身肅立的脅侍菩薩。崖面上部向前凸出,又加築風簷以蔽風雨,簷端雕刻飛雲走獸,懸掛銅鈴,微風過處,叮噹作響,它的整個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跡,在中國石窟藝術中實屬罕見。當中的千佛洞因壁畫千佛而得名:岩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為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洞內原有七窟,現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清秀,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是研究中國早期石窟藝術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