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出完1DX MkIII 後好像不再推出單反了,我手上的5D系列由3代一直更新至4代,應該沒有然後了。人人都說無反是大勢所趨,對我來說有點不能認同,畢竟5D系列陪我渡過這許多年頭,經歷過山上的暴雨、在大雪下沒任何防護拍兩小時Timelapse,雖然偶有維修,但整體來說機身十分強悍,電量充足而且因為機身大些,夠熟練還真的很快。因此為了工作或是登山需要,我總是固執地把我平常愈來愈少使用的5DIV留下來。不過無反大勢還真的不太能擋住,除了三四支真的非常好的Canon鏡頭外,其餘的漸漸都賣掉了。有一天朋友問我對一支LEICA 的50mm 鏡頭有沒興趣,便宜賣給我。我一聽價錢倒還嚇了一跳,但想了兩天還是決定買下來,LEICA 麻,人人說保值,而且那麼貴的東西,驗一驗眼能不能分辨出來也是好事。慢慢的我防潮箱中的LEICA鏡頭便多起來了,才有了下面這些故事。
先說明一下,我沒有LEICA的數碼相機,M9呀M240呀我不懂得欣賞。拿朋友的用過,高感光不能用、處理器很慢、背面的螢幕像素低不太好看,機身厚度也比菲林年代厚,握持感差些。而且品相好的、換過CCD 的要近兩萬大圓,我想也沒想過。不過有不少人堅持說CCD有它的魅力、發色特別云云。好吧,我真的沒有怎樣用過,不知道真實比較如何,總之我是不會買啦。至於M10 ,應該挺不錯吧,不過初時5萬多太貴,一直下不了手,於是用別廠的無反代替,先是SONY A7III ,後來換成富士的GFX。
話說回來,我的第一支LEICA鏡頭是這支: Noctilux 50mm f/1.0 E60,就是人們所說的夜神1.0 第4代。 大概沒有人會選擇這支鏡頭作為第一支LEICA鏡頭,在旁軸上它的景深太淺,不太好合焦。而且它的體積重量不少,在M系相機的手感有點頭重尾輕,加上價錢貴,拿出外用每條花痕都是錢,基本用的人不多,收藏的人要多點。不過我不管了,總之這是我第一支LEICA鏡頭,就這樣兩年了。
最初我是把它搭配SONY A7 用的,這個組合我打滿分,兩者之間的特點互相補足:f/1的景深很淺不好對焦,用無反的峰值就係容易合焦了;Noct這支鏡頭最近對焦距離一米,近拍非常沒優勢。沒關係,用在SONY A7上可以有神力環;這支鏡頭在大光圈時對比反差也低,在底片時代大光圈可用到不高,而在數碼相機上也可以透過後期修正。所以這支鏡頭我剛拿去用便驚艷了,它的所有缺點都被A7完美包容,餘下的就是盡情開大光圈拍照,而且不像菲林時代,就算在早上也可以使用高速快門和低感度,光圈想要開多大就多大,以前若沒帶減光鏡可不成。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數碼年代讓這支鏡頭變得更好用了。
LEICA在1966年第一次把非球面技術用在它的Noctilux 50mm f/1.2上面,後來因為人工打造生產良率低、所以沒多久停產了轉而用高折射玻璃生產1.0光圈的版本,第一代產量少,價錢最貴。第4代用在數碼上應表現最好,反差銳度也高些。中間兩代反而不算太貴。
那1.0光圈會很fog嗎? 如果在大逆光時的確很fog,逆光是不太能全開光圈用了,但在大部份情況下,全開光圈還是很好用的,況且很多照片其實不需要「數毛」式的細緻度。畫面的顏色、氛圍更加重要。後來我忍受不了SONY相機的後期調色時間(總是難以理想修正畫面中的黃色和綠色),便把A7出掉換入了GFX50R ,代價是失去了神力環(因為GFX法蘭距僅比LEICA M短1mm,沒法造出神力環結構),換來的是比全片幅要大一點的sensor。(但LEICA 的鏡頭大多採對稱式設計,加上要造得細,一般像場都不會大,所以我一開始時僅僅想要把GFX當作是全片幅來使用而已)
沒有了神力環,Noct這支的性價比減了不少分,當然它還是一支非常好和有個性的鏡頭。魚鱗狀的散景和濃厚的顏色。它比現代數碼鏡頭多了不少缺點,但同樣的給回很多「味道」,是一支讓人拿在手會有不同發揮的鏡頭。對了,它的像場是剛好能覆蓋135片幅而已,大家不用想它在中幅上會有很神奇的表現了。
它是我遇過最有個性的鏡頭。相處兩年,因為出勤率高,鏡身多了不少花痕,賣出去該環虧一大筆。但我不是收藏家,誰介意呢?
我的第二支LEICA 鏡頭就想35mm了,非常經典的人文焦距,因為M系相機的0.58/0.72框線都覆蓋35mm,因此成了LEICA 必爭之地,不過LEICA 真是很貴,當時我沒有太沉迷,就只下手了一支Summaron 35mm f/3.5 ,1954年的鏡頭,非常細支(當然光圈也非常細),當時入手價僅2000港幣,也沒什麼要求了。不過這支鏡頭真是一般,沒有什麼銳度和反差,逆光表現惡劣,但考慮到近70年前的產品也就沒話說了,大家可以直接略過。其後我改為入手了ZEISS BIOGON 35mm f/2 ,四千尾的二手價錢,美麗的外觀、相當高銳度和反差的一支鏡頭,強烈建議預算稍緊的M口用家考慮一下它。人人都說1.4版本的蔡頭更傳奇,可是大家看完LEICA 的1.4版本就沒有衝動去買蔡頭了。LEICA 那顆1.4光圈跟蔡的2光圈大小重量都差不多,小巧紮實。既生瑜何生亮,繞了一大個圈,有一天見到一顆比市價略低的Summilux 35mm f/1.4 ASPH (11874),立馬決定攻頂,結果可憐的蔡頭沒有用來拍什麼照片便出掉了。跟Noct 50mm f/1.0 E60相比,這顆在GFX上的表現反而更加好。
其一是因為它的體積真的很小,插在GFX上就像一顆鏡頭蓋,合體的樣子談不上好看,但手感超一流,很多時候設到無限遠單手就一張,非常舒服。
其二是它的像場比想像中大,使用GFX的65:24模式或是7:6模式可以完全覆蓋,多了很多玩法。 65:24就是經典的X-pan mode,兩塊135底片的比例,很有電影感,跟35mm這個焦段也莫名配合。
光是X-pan mode就讓我玩了好久了,雖然像場夠用但少不免有些失光,中心和邊位大約相差2EV左右,不過富士顯色加上這支鏡的發色,實在太好看了。閒拍時我常常沒做後期便出照片了。這顆真是沒話說,當135使用時,表現也不錯:
另一支很有驚喜的鏡頭來了,我的第三支LEICA 鏡頭是 Summaron 90mm f/2 E55 Pre-A ,這顆鏡頭最新版是APO,數毛般的銳度,但散景什麼的都太硬,我不喜歡,加上這支E55版本實在相對便宜(由於取景框問題,比較少玩家在M系旁軸機身上使用長焦鏡頭,這顆基本上沒什麼炒價。)大約8000港幣左右。我收到了一支戰損版(看來上一手也是用家,把鏡頭遮光罩也撞花了),歡天喜地拿去用了。
它的像場沒想像中大,作為一支90mm鏡頭,竟然覆蓋不了44x33mm的中片幅⋯⋯ 但用來作6:7的中幅比例還是夠用。戲肉來了,它在逆光、晴天下的表現竟然和我的Pentax 67 105mm f/2.4 SMC 極度相似,些微因逆光而產生的耀光、但又有一定反差和銳度、發色溫柔淡雅,跟GFX實在是絕配,於是它慢慢變成我的婚攝主力鏡頭了。
另一方面,只要樂意縮小光圈,或是避免逆光,它的銳度和反差會有很大提昇,就像變成另一顆鏡頭:
LEICA 世界有很多「神話」,什麼CCD比較像菲林、七枚玉八枚玉九枚玉,那支適合拍黑白那支適合拍彩色云云,可能真有其事,可能是商人吹捧炒作手上的貨物,不過誰曉得呢?大家都一樣說的時候,鏡頭的價值便炒高,神話也變成事實了。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用自己的眼晴判斷吧。又或是這樣說,同樣的器材,在不同的人手中,又會有完全不同的演繹。
對我來說,最喜歡的是Pentax 67拍出來的照片,不過底片愈來愈貴、也無法「浪射」,所以想在數碼找近似的東西偶爾代替一下。不過沒有能找到騙過眼晴的東西,但在途中卻發現了不少有另一種美的東西。既然如此,就再發些中幅底片的照片吧。 至於LEICA 器材的照片?就不拍了。器材本身是很性感的,但網路上有不少人拍LEICA 的時間多過用LEICA 拍照的時間,那不叫攝影吧。
感謝瀏覽,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更多關於攝影的二三事。
Facebook: 幸福照相館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phototellsourstory
About my book : littlelittlered.com/blank-7
IG: instagram.com/littlered_hk/
幸福寫真教室:littlelittlered.com/blank-4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_evXW_vdh-Os9sOr9UZ8g